分享至: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查看!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6-10-08 21:54
来源:亿家净水
编辑:Admin
北京08年后逐步关停自备井
近几年地下水需继续承担城市供水任务:“黑井”成水污染事件元凶
■专题动机
4万多口自备井,支撑着北京3/4的供水量。点滴细节,牵涉的都是首都饮水安全的敏感神经。一度沸沸扬扬的海淀西三旗和珠江绿洲两起水污染事件,牵动的,就是这根神经。它们表象虽各异,指向却相同:都是自备井惹祸。
它们,有的是未获任何审批的黑井,私自开挖,就连入民居。
有的拥有的只是生产取水证,却擅改功能,成为饮用水源,究其二者,都是为了减省审批环节,躲避检测费。
更多的自备井隐患,则来自淡出人们视线之外的制度漏洞:对饮水标准的模糊操作,对打井队伍资质的模糊监管,让一些黑井依然觅得生机。
本报推出“自备井隐患调查”,究其因、溯其源,正在于廓清自备井饮用安全隐患生成的种种原因,凸显监管监测自备井水质的种种难题,并期待这些问题尽早得到解决。
■名词解释
自备井
除城市集中供水外,由企业、集体单位或乡镇府负责开挖的,汲取城市地下水源,用于周边一定区域内农业灌溉、或企业工业生产使用、或居民生活饮用的水井。
开挖生活饮用水的自备井,除了须经城市规划和水务部门审批,取得“自备井使用许可证”,还须向所属区县卫生监督部门申报,获得“卫生许可证”。
本报讯8月31日,因污水管线渗漏污染小区自备井,引起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联合社区技校危改小区500多人腹泻。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目前在北京,几乎每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都缘于自备井,尤其是“黑井”。
据悉,北京目前已缩紧自备井审批范围,2008年后将逐步停止地下采水,关停自备井。
「现状」
黑井可能占自备井一半
9月21日下午,北京市水质监测中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水质监测中心正在对四环以内的400多口自备井进行检测监控。这些自备井的水质大部分都不错,但也有部分有问题,由于水质检测的数据有很多项,现在最终结果还未出来。
所谓自备井,是单位、居民自己开凿的生活饮用水井。在北京远郊区县的一些山村,由于市政自来水管网尚未覆盖,当地居民长年自己开凿自备井饮水灌田。在朝阳、海淀、丰台等城乡接合部,一些单位大院,和危改的平房老居民区,也存在自备井自挖自供的现象。这些在有关部门监管之外的自备井均属“黑井”。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一位参与“黑井”搜索的工作人员说,“黑井”太隐蔽,整个北京,没有被发现、被监管的“黑井”,可能占整体自备井数量的一半。
「摸查」
GPS定位系统寻找黑井
为搜寻海淀区卫生监督所辖区内的“黑井”,海淀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三科科长郑洋说,每年3月到10月,卫生监督员和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对隐藏在海淀城乡接合部、老旧危改平房区和山前山后村庄里的“黑井”,举行两个月一次的联合突击摸查。通过水务部门的GPS定位系统,找到“黑井”所在,并为其拍照纳入监管档案和改造计划。
郑洋同时表示,目前仍不能排除,有监管部门没有掌握到的“黑井”,可能还存在着通过一个地下水泵抽水,为周围居民供给存在安全隐患的生活饮用水的情况。
而朝阳区为了调研自备井饮用水的隐患及危害分布情况,今年年初,区疾控中心使用项目资金对全区自备井开展主动监测。该中心副主任刘晖介绍,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分布在朝阳21个乡的卫生专干,到下面的自然村去摸查“井情”。
「措施」
缩紧自备井审批范围
北京市水务局称,2000年以后,北京缩紧自备井审批范围,在城区,只有市政管线未覆盖的地方,每年大概审批十几口;郊区县,由于基础设施问题,每年审批上百口井。
但就北京现存的4万多口自备井的作用来看,这些井取来的地下水,每年达到25亿立方米,占北京年总用水量的3/4.由此看来,在短期内,以完全关闭自备井方法堵住水污染隐患,并不现实。
因此,自来水集团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以市政管线的网络延伸,置换自备井。从2003年起至今日,通过置换市政水,关停自备井557口,有160万市民受益。
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处长戴育华表示,政府目前正在有序地关停一部分自备井,等南水北调工程结束,2008年水引到北京后,北京将逐步停止地下采水,关停自备井。但由于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近几年地下水还要继续承担为城市供水的任务。
■自备井申报程序
北京08年后逐步关停自备井
■监管困局
自备井水质存在多种隐患,水质检测机构与卫生监管部门该如何分工,又该如何协调合作,是现今比较迫切的问题。
问题1
检测与卫生监管分离?
朝阳区疾控中心目前正在做辖区自备井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的项目。就已实施监测的348眼自备井,该中心副主任刘晖说,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微生物超标,以及物理因素的杂物混入。刘晖表示,在项目进行中,即使发现水质不合格的井,项目也不规定要向卫生监管部门通报。
刘晖介绍,根据现在报上来的情况,朝阳约有400眼自备井,至于这些井是否都已申领了卫生许可证、接受卫生部门监管?刘晖说,这个数据并不在疾控部门调查范围内。
问题2
水质检测有两套标准?
刘晖所说的对辖区自备井饮用水进行监测,是指对自备井水质,统一按照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26~35项细菌、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看其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界限。
而负责向辖区自备井发放卫生许可证和日常安全监管的朝阳区卫生监督所则认为,自备井的水质检测,现存有城市和农村两套标准。
问题3
检测报告存多头认证?
另外,刘晖认为,造成目前自备井水质隐患较多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水质检测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出具被监管部门认可的水质检测报告;而一旦发现井源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也没有责任向监管部门报告。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三科科长郑洋表示,该所为辖区内开凿的自备井核发卫生许可证,要求自备井主管单位必须出具区疾控中心的水质检测报告。而认定水质合格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就是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