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查看!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6-04-01 10:01
来源:亿家净水
编辑:Admin
中国环境报道,“23.6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15.66亿元被挤占挪用于其他工程、办企业、出借或建房买车等。”这是审计署今日发布的2006年第1号(总第13号)(下)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
审计公告还披露说,2004年,审计署组织对太湖、淮河、海河和辽河4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出三大突出问题:
项目建设总体进展比较缓慢,影响效益的发挥。截至2003年底,856个重点水污染防治项目尚未完成的投资有364亿元,占计划投资595亿元的62%;尚未开工的项目有425个,占计划的49%。
部分已建成项目运行效益不高。审计已建成的78座污水处理厂中,因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和运行资金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的有60座,占76.92%,日污水处理量仅为设计能力的43.75%;因污水处理工艺有缺陷等,处理后水质长期不达标的有9座,占11.53%。
违规使用23.68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15.66亿元被挤占挪用于其他工程、办企业、出借或建房买车等,影响了项目建设。
审计公告说,审计查出上述4个重点流域内12个省挤占挪用的15.66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各地已整改14.16亿元,占90%;其余被挤占挪用的资金也已制定整改计划,正在进一步落实。通过这次审计,移送有关部门立案查处的案件线索1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人。根据审计建议,有4人受到行政警告、停职等处理。